海参养殖利润大但风险高——这是东营市河口生态渔业区内养殖户们达成的共识。
6月11日,记者来到东营市生态渔业区内,林立的风力发电机组下,是一片片成方的养殖池。“这里在2013年以前是一片陆地滩涂,经过开发,现在已有了6万亩的海参养殖区。”河口海洋渔业局副局长索长明介绍说。
来自烟台的孙承胜是养殖区建成后吸引的第一批养殖户。“一共包了5个养殖池,共200亩的规模,一年能产成体跟种苗五万多斤。”他告诉记者,来东营以前已经在烟台牟平养了七八年的海参,算得上是养殖专业户。他的养殖池中间用拦网隔出了二十多个海参苗养殖区,大的海参散养在内。为了给海参苗增加养料,孙承胜专门从蓬莱长岛买来了三百元一吨的海泥。
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
10号晚上东营北部临海地区下了一场大雨,这让孙承胜不免揪心。海参养殖风险高,部分原因在于海参对水质要求高,包括盐度、温度等。“海参生活在盐度为3%左右的海水中,下雨太多就降低了盐度,不利于海参生长。”孙承胜告诉记者。
丰富的未利用地资源是黄河三角洲最大的优势。据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》,黄三角拥有未利用地811万亩,约占全省未利用地的33%,其中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271万亩、荒草地148万亩、滩涂212万亩,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。这些未利用地的89.7%集中于渤海沿岸。
“2013年我们开始在大规模开发沿海,现在已经达到了100万亩。”索长明向记者介绍,海陆各50万亩,其中陆上有20万亩的海参养殖、20万亩的立体养殖以及10万亩的原盐池,把成片的未利用地真正的利用起来。
毕竟不是天然栖息地,养殖池中的水不像海水流动,必须勤换水来保证海参成长。在这方面,河口华春水产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了创新性的举措:与海参养殖池同步建设二百亩的蓄水池,海水抽入蓄水池后可以将泥沙沉淀,在蓄水池中培育底栖硅藻等藻类更均匀的冲入养殖池做海参饲料,海水水质差时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,不至于直接流入养殖池。
“一些辽宁的养殖户到这里承包海参养殖池,他们按辽宁海滩自然涨潮换水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大好用了。辽宁水清,东营北部莱州湾海域属于浅水薄滩,涨潮时进的是浑水,容易形成池内泥沙淤积,对海参也不好。”华春公司总经理解秀春说。
在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杨建敏博士的支持下,华春公司建起了五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大棚,每年可培育苗种十几万斤,除了自用还向周边养殖户出售。“以前一些散养户买苗都是哪里便宜到哪里买,现在也逐渐想明白了,便宜的海参苗抗病能力、生命力弱,而且外地培育的海参苗并不适用东营的水质,这也导致成活率不高。”解秀春介绍。
目前,华春公司正在考虑整合散户资源。“如果我们的海参苗种能加大产量,选择二十几家养殖户,让他们免费拿苗种,海参养到一年大时我们按定价收购,我们再继续把海参养大,因为一年大的海参成活率高,散户养殖没有风险,后期通过公司先进的养殖技术、设备把控风险。”解秀春向记者提出了他的设想,公司免费向合作户提供培训、技术指导、病害防治,目前公司的水质化验设备已经上齐,今年准备申报建立企业自主研究院。
华春公司的做法有代表性但依然不够。河口的未利用地资源在黄三角是最丰富的,但本地海参目前还在养殖——打捞——卖钱的低级形态挣扎。“我们十分缺海参深加工企业,这类企业前期投入大,因为海参价值高而养殖户要求现金交易;另一方面就是回收期长。没有成熟的深加工能力,就无法形成像烟威等地的加工聚集效应。”索长明说。
海参虽好,但当地养殖户说知名度远不及黄河口大闸蟹,表面是没形成品牌,背后是缺乏雄厚资本。“目前海参的市价在50元左右,已经比巅峰时期下降了一半多,‘平民化’的价格更需要雄厚的投资资本,而不是投机资本。”索长明认为。
“依托我省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投融资平台,吸引大的社会资本进入开发未利用地,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”河口区黄蓝办主任薄纯新说。